首页

夏芙女王韩国

时间:2025-05-27 19:35:34 作者:水利部会商部署南方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浏览量:78972

  中新网8月20日电 自然资源部20日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。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李建中表示,自然资源部立足职责定位,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、规划计划、标准规范,聚焦“三区四带”国家生态安全屏障,统筹推进重点地区生态修复,“十三五”以来,部署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,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80万亩,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、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,红树林地面积已增长至45万亩。

  李建中表示,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。自然资源部结合自然资源工作实际,体现自然资源工作特色,提出了开展“大美自然”建设重大行动,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务实推进。

  一是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重大行动。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,做强做亮“中国山水工程”品牌,加快推进“三区四带”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。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,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。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,深入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。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。协同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,配合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“三北”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。

  二是科学规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。谋划开展全国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工程,基于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和近海生态分区制定生态修复技术导则,健全生态问题诊断、实施治理、监测监管、成效评估、适应性管理等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,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用,防止生态修复过度工程化,坚决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。

  三是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。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,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有关项目和活动等。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、林地、园地等布局优化的土地置换政策。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管机制,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,建立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制度。

  四是深化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国际合作。积极响应联合国“生态系统恢复十年”等倡议,推动全球滨海论坛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合作平台建设,扩大“中国山水工程”系列宣传,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 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每年都会到呼玛拍摄流冰美景的摄影爱好者富军说:“终于等到黑龙江‘满江推’的美景了,最近几天,我和摄友们天天到江边拍摄,每天的冰排都不相同,在呼玛提前看到了冬天的模样。”

“人才+技术”助煤炭大省走稳“能源互联网之路”

2023年5月,越秀区市场监管局着眼企业迁移“小切口”,联合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,依托“越秀商家”微信小程序创新开发市场主体迁入模块,全市率先实现市内“市场主体迁入”事项“指尖办”,市内企业对照事项清单在线上传申请材料即可申请办理迁入,部门审批人员后台接件即批即办,全程不见面在线办理,结合“一网通”平台网上业务办理、线上咨询导办、档案邮寄服务,有效简化企业迁移流程,打通企业迁移办事堵点,切实解决企业迁移“多头跑、来回跑”痛点,推动企业迁移速度、便利度双提升。

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第六届经师资格辩经考核开考

金秋时节,天气渐凉。甘肃兰州的摄影爱好者刘延治等待着与大天鹅一年一度的“约定”——近年来,每年11月至次年3月,都有二三十只大天鹅飞来在三河口天鹅滩越冬。

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——从72次中央深改委(领导小组)会议读懂习近平的改革之道

“我们基本每周走进尼日利亚当地的一所学校,给学生们带去各种中国节目。”倪孟晓表示,其中中国传统舞蹈《白马》已在30多所非洲学校进行表演,也是反响最好的一支中国节目。

我们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丨分角必争为百姓

2023年7月,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决定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开展委员履职“服务为民”活动。听到这个消息,燕琴一下子找到了接地气的履职思路,她联系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,希望能向全国各省市提供自己的雷达卫星遥感监测研究成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